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郑氏典故

郑氏典故

郑弘敬师

时间:2016-07-13  来源:来自网络  作者:郑氏网

 郑弘,字巨君,会稽山阴人(今浙江绍兴)。郑弘为西域都护郑吉从孙,最初担任乡啬夫,他办事公道,百姓称颂他爱民如子。郡太守第五伦春天下乡例行劝人农桑振就乏绝时,见到郑弘,被他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就让郡督邮任命郑弘为孝廉。郑弘官运亨通,接连四次升官,建初元年(公元76年)被任命为尚书令。不久,郑弘出任平原国(今山东平原西南)的国相。这样,郑弘就成为了镇守一方的封疆大吏。  qAF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郑弘在平原相的职位上,为官清廉。他到任后,减租减息,减免赋税,农忙季节,他微服私访,调查民间疾苦,救济贫困农户。如果遇到天气大旱,就亲自随车求雨。有一次,郑弘在私访民情时,遇到成群白鹿挟车而过,他特别惊奇,就问随从主簿黄国:“白鹿出现是吉是凶?”黄国垂拜祝贺说:“从前三公大臣的中幡,都装饰着鹿的图案,将来您必将成为朝中的宰相。”郑弘笑而不答。  qAF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建初六年(公元81年),汉章帝打算恢复盐铁官营制度,大司农郑众极力反对,言辞颇为激烈,以至于被别人上书弹劾,直至罢官。建初八年(公元83年),郑弘升任大司农。当时,南方七郡向洛阳进贡运送的粮食等物产,都要先运到东冶铁(今泉州),然后再用船从海路北上。海上风暴雨急,波高涛险,船沉人亡的悲剧经常发生。郑弘奏请朝廷,开凿了零陵(今湖南零陵)、桂阳(今彬县)之间的山路,从这里直接送抵洛阳,既安全,又节省了不少人力。郑弘在职两年,为朝廷节省三亿万资财,时逢天下大旱,边疆又有警报,百姓粮食不足,可国库充实,郑弘又奏请免除若干地方政府进贡的物产,减少人民差役,缓解民间饥馑,都被章帝所采纳。  qAF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元和元年(公元84年),太尉邓彪称病辞官,郑弘取而代之,由司农升为太尉。郑弘,这位从平原任上走出来的太尉,在任职期间,刚正不阿,坚守正义,不畏豪强,深得人心。同时,他又举荐大将、原会稽太守第五伦为司空,职位在郑弘之下。第五伦曾有恩于郑弘,故此,每日早朝之时,郑弘都向第五伦行礼,弄的第五伦心中十分不安。章帝问明原委,特令设云母屏风一面,把两人隔开来,免得二人为难。自此,朝堂云屏传为佳话。qAF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上一篇: 郑众持节
下一篇: 郑众持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