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x0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5x0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后世纪念5x0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相关遗迹
临海郑虔墓5x0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临海郑虔墓位于临海市大田镇街道白石村金鸡山麓,现墓占地面积约四百平方米,整个墓区由墓、墓坛、碑亭和通道组成。墓坐落在墓区的上首,依山面东。墓面高1.66米、宽2.1米,上题"唐广文博士号若齐讳虔郑公暨夫人郭氏之墓"。墓面两旁立有方形莲花望柱,墓额镌"台教正宗"四个字。墓始建于唐代广德二年(764年),至明代尚有墓地范围及管理的记载。历代曾经多次修缮,清代同治九年(1870年),台州知府刘璈又重修此墓,并撰写神道碑(即《唐郑广文公碑》),立于墓前。据清《台州金石志》所言,原墓题"唐广文郑公之墓"七字正书。1956年,台州各县郑氏后裔曾予以重修。现存墓是1990年由文物部门进行重修,有墓坛三道,墓保持原状;第一道墓坛上新建高4.5米的仿唐碑亭一座,名"若齐亭"。亭内立有中国唐代文学会副会长、陕西师大教授霍松林所撰写的郑虔墓诗碑,亭两侧则分立文物保护碑与清同治九年(1870年)台州知府刘璈所撰的神道碑。5x0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根据1997年8月29日浙政发(1997)160号通知,郑虔墓名列浙江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据《郑虔墓志》记载,临海郑虔墓应该是在明代郑氏宗族在台州地方势力发展后为纪念郑虔而设置的墓冢,不是唐代墓葬的遗存。5x0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若齐巷5x0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若齐巷,郑虔谪台州时居处,在今临海市古城街道回浦路北百货公司后墙处,东起继光街、西至赤城路邮电局。原巷长约150米,宽3米,最初因郑虔官职而称"户曹巷"。又因郑虔字若齐,在元时误叫成"捏儿巷"。清代洪颐煊《台州札记》又从"捏儿"谐音称"辇泥巷"。民国初,正名为"若齐巷"。1990年时已全废。5x0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据元代陶宗仪《辍耕录·双砚堂》记载,元代初年,周月岩在"郑捏儿坊"买地创办义塾,在挖屋基时发现了双砚,而且有款识,是唐代郑虔的遗物。砚一开始由周月岩弟弟周本道收藏,后来不知下落。5x0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广文路5x0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广文路,位于临海市古城街道赤城路北端,今台州人民影剧院前,东与文庆街相接,西到磊落岩地委党校,全长约700米,中宽10米,两端宽3-4米。因路通广文祠,故此得名。此路在嘉靖间通巡海道司;万历间,王士昌建立大中丞坊两座,架势雄伟,富有石刻艺术,为临海石雕之精华。毁于1966年,并改广文路为军民路。1981年恢愎"广文路"之称。5x0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留贤村5x0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留贤村,在临海市西郊乡新临杭公路旁,距城7.5公里。相传,唐代上元至宝应年间(760年-862年),唐肃宗、唐代宗多次下诏"大赦天下",召还左降官并释放流人。郑虔欲归长安,台州人恳请他留下。一日,郑虔与弟子林元籍等游于西郊八叠岭脚,见笋出石旁,出对子道:"石压笋斜出,"林元籍应道:"谷阴花后开。"郑虔对教化的有效感到十分惊喜,于是留在台州,此地以此得名"留贤"。 但据《郑虔墓志》记载,郑虔卒于乾元二年(759年),其时已经不在人世。5x0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广文坊与广文井5x0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广文坊,据民国《临海县志》县治附郭图位,在临海市古城街道东大街临近解放路地段,毁于何时不详。据郑氏族谱中的《广文祠沿革》记载,明代台州知府芮麟立广文坊于巷口。芮麟任台州知府是在明初洪武年间,坊应该造于其时。5x0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广文坊近有井,距赤城路约60米,西距十字街约60米,井栏题款"民国丁丑年广文坊井",何时所挖不详,1990年尚在。5x0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郑广文祠与郑广文纪念馆等5x0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郑广文祠,始称"郑户曹祠","肇于唐"(《高枧郑氏族谱》),是为纪念郑虔而建,宋朝时在台州东一里户曹巷 。根据府志、县志和郑氏谱籍记载,宋以后至清代,大小修复共十三次,损毁倒塌迁址的有三次。5x0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同治十一年(1872),知府刘璈在大固山建立三台书院,院内祀广文像,以示郑虔是台州"教民立学之始,台郡文教之祖",故又称"广文书院"。光绪十八年(1892年),台州郑氏集资在今大固山重建书院。院落方形,座西朝东,占地面积约250平方米,有正屋三间,北庑屋三间,东南两面砌高墙,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大门上横额刻"郑广文祠"四字正书,右款题咸丰二年(1852年)杨月,左款题光绪十四年重修。院内设郑广文座像,边墙嵌明代秦礼谒广文诗,清汪度用杜甫醉时歌韵题郑司户祠碑刻,还有光绪十八年重修碑记。从门额题款和碑刻看,修祠并非一年而就。正殿、座像、诗碑毁于1970年。现存门额和重修碑记,碑高214厘米,宽62厘米。5x0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1988年,临海市府发出"关于加强自然风景资源和名胜古迹保护"的布告,城建、文化局决定移建原祠,改名为"郑广文纪念馆"。梁毅市长亲自会同地、市两级史志、文(博)物部门及市人大、政协、城建、文化、城关镇等十个单位,选定馆址,移祠于八仙岩前。由王晚霞、郑文斌、郑文伟发起筹集资金,邀请各界人士组成筹建组。采取民办公助形式筹建,于同年7月动工兴建。纪念馆占地1000平方米,主厅三间,设有郑虔像,前有赵朴初题"郑广文纪念馆"横匾,大柱上有中共临海市委书记狄绍梅书的"石压笋斜出,谷阴花后开"对联以及市长梁毅录《新唐书》中的"郑虔三绝"匾,前有庭院,后布碑碣,周围有回廊,可供游人观赏。5x0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纪念活动
中国唐代文学学会正、副会长、秘书长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的30余位专家、学者曾先后于1990、1995年两次组团前来考察郑虔事迹,并拜谒了郑虔墓。5x0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1995年9月15日至16日,中共临海市委、临海市人民政府举行了公祭台州文教之祖郑虔诞辰1310周年大会暨中国唐代文学学会郑虔学术研讨会,国内著名唐代文学专家、学者,港、台同胞,台州市和临海市有关领导和各界人士,以及郑虔后裔等500余人参加了公祭大会。5x0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5/5 首页 上一页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