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郑氏渊源

郑氏渊源

桃源荥阳祠回归史话

时间:2017-12-12  来源:来自网络  作者:郑氏网

 桃源郑氏荥阳祠自北宋熙年(1069年)初建以来,历九百余载。郑氏后人一代代息心维护管理.。裔孙遍天下,人才代代出。它展示了辉煌,也经历了沧桑。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国家实行土改时,有个叫曾峰的工作人员,把荥阳祠作为公产分给外来无居所人员许某和许某居住,长达四十年之久。收回产权还真花费了一番心血。SPL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桃源荥阳祠被长期占居,在那个新旧社会交替的特殊年代,自有其特殊原因。其一是新政下级办事人员政策水平有限把握不准或其他因素。其二是我郑氏裔民居久、人多、势强,长期有人参与地方治理工作,到了换代时轻者被撤换,重者将被打倒,为了自保谁也不敢说话。其三,除我荥阳祠外别姓祠堂也有类似情况,这也许是桃源仅有。且以后几十年间,国内政治运动一个接一个,祭祖怀宗及宗教信仰常被视为迷信活动,更没人敢提出收回祠堂的事了。
    日月轮回,事归常态。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邓小平高瞻远瞩,拨乱反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结束了几十年乱象。国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复苏新形势。人们开始整顿族系家谱,寻根访祖。八二年六月二十八日晚,由郑树青、章选、圣淼、彩文、文卿、赞春、风文等在玉田村秘密开会初议赎回古祠事宜。并组成以郑树青为组长以赞春、玉淼等为组员的联络小组。开始发动宗亲向各地募捐到丁钱1600多元,后因组织不力又逢“杀五风”运动,且过去几十年各种运动让所有人都心有余悸而暂停。未雨绸缪,算是开了一个扎扎实实的头。又经过十年漫长岁月,虽然多方努力,却是有心栽花花未开。
    一九九二年春,玉田村老者郑昌福先生出来牵头,郑赞春先生万辛不辞独自领军,走访了本地和本县部分村庄共商赎回古祠事宜。并来到永安清水,得到占南、立新、启榕、宜社、经亮等宗亲积极响应。同时,一方面派代表开始与许家谈判,一方面提出八月初一要到荥阳祠祭祖的决定。后来,又有许多热心宗亲积极参与进来,人多力大办法也多,经多次协商,陈之以理,动之以情,对方答应给一天的祭祀时间。八月一日晚顺利进行了既简单又隆重的祭祀活动。离却几十年的宗祠终于能重新开祭,千年来祖德宗恩一下涌上心头,众乡亲感慨万千,终身难忘。祭祀结束后随即集中开会,一致认为必须不惜一切努力首先赎回祖祠。会上推举以赞春为组长,开杰为副组长,昌福、清俊为顾问,世溢、章选、占南、名梅、荣铼、新源、圣佐为成员,名锦任会计,圣濂为出纳。后又增补了庆高为文书的分工细致的领导机构。大会决定大家自掏经费分工合作到全县全省各地走访联络宣传,发动捐款。同时决定当地宗亲每人捐十元,外地五元,自愿喜捐上不封顶。会后大家立即行动,并借桃源墟日五天一碰头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经过一年艰苦努力,分别走访了大田、尤溪、南平、龙岩、三明、永安、沙县、明溪、永春、泉州、福州、南安、仙游、莆田、漳平、永定、漳州等县市共计一百多个宗亲住地和村庄。当时交通不发达,常常日夜兼程,忍饥挨饿,还要顶住家庭不理解的压力。几年下来行程几万里,不辞劳苦,风雨无阻,矢志不移,心甘情愿。此中苦累只有当事人才知道。好在各地宗亲非常热情,答应发动捐款坚决拥护赎回祖祠行动。各地宗亲的大力支持,为大家增添了无穷力量。但是,舆论造了,宗亲发动起来了,要赎回古祠,似乎还欠东风,时机仍未成熟。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海峡两岸关系逐渐回暖,两岸同胞开始往来。正如当年海基会廖承志先生给蒋经国先生信中所云:“度尽却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在两岸民众和有关部门感招下,台胞回大陆探亲访友的行动逐渐形成热潮。当他们得知桃源古祠被许家占有后都感到不解和气愤。一九九二年八月间台胞郑金泉先生前来寻根访祖。很久以前他们的祖先从桃源荥阳祠开基到龙岩,又因历史原因在一九四八年离开故土到台湾安居立命。这一去就是几十年,他们无时不在思乡念祖,当年是“何处望故乡,唯有海峡一线牵”。而今归来却见眼前的祖祠破烂不堪,鸡鸭满地又脏又臭。敬祖穆宗是我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传统美德。如今我郑氏族人赖以思亲缅祖的千年古祠被人占居,这要是在过去以及在台湾都是无法容忍和接受的现实。这次他们满怀热情而来却抱憾归去。
    一九九三年春,台湾宗亲会向大陆发来“世界郑氏大寻根”文告。真是天赐良机,也唤起了各界宗亲的积极参与。三明郑成辽,永安郑家森、荣国,大田城关郑家乐、启水、为堂、春祈、见好、荣智、维新等一批有影响人士,热情配合,联系宗亲并向有关部门反应情况。当年赞春、名锦、开杰到龙岩走访恰逢台湾宗亲郑金泉先生回乡探亲。知情后他非常关心和支持。这一股股强劲东风让这些为回收古祠长期奔波的每一个人信心百倍,如虎添翼。郑先生回台后立即联系台南市郑氏宗亲联谊会理事长郑国祯,宗祠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郑添池先生及郑潮盛、郑华年等部分宗亲联名给大陆海基会,对台办,省、市、县各级政府及统战部发来《陈情书》、《申请书》等文牍。情文并茂,抒发了他们几十年来思念故里急切寻根访祖的心情。诚求发还被占居的荥阳祠。在本地和台湾宗亲的共同配合努力下,大田县长何清和及有关部门审时度势给予极大的重视。于是县长牵头,信访办、统战部、对台办等单位配合,到实地考察后,作出了发还古祠得决定。古祠终于以经济补偿的方式赎回。又经过半年多的修缮,才大体恢复原状。古祠回归并进行初步修复,此间的每一步都是两岸宗亲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两岸互通政策的结晶。
    同年八月初一荥阳祠传统祭祖日举行了有史以来最隆重的祭典仪式。有来自本省、台湾、浙江、江西各地一百三十多个郑氏村庄二千七百多名各地宗亲参加。当天游行队伍经过桃源大街时无不为之惊叹不已。大家一致认为,桃源荥阳祠能有今天这种盛况,应归功于邓小平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的好政策。也充分显示我族裔孙团结向上的精神,及共创兴旺发达的未来,勇往直前与我中华民族共复兴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