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郑氏渊源

郑氏渊源

浦江郑义门与郑洽

时间:2017-04-29  来源:来自网络  作者:郑氏网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个家族历时长达三百五十多年,历经宋、元、明三代,十五世同居,同财共食,人数最多时达三千余人,被朱元璋赐名为“江南第一家”,这就是浙江浦江郑氏,又称“郑义门”。郑洽,系浙江浦江郑义门郑氏第八世孙,明洪武间进士,官居翰林待诏。为建文帝二十二名亡臣之一。后半生追随建文帝逃亡,下落不明。而在当地,至今流传着他的种种传说。qqb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在郑义门,一条小溪穿村而过,江南第一家宗亲会暨文史研究会秘书长郑秋义介绍,这条小溪叫白麟溪,白麟溪的原名香岩溪,郑氏为纪念先祖白麟公而改名白麟溪。溪中游左岸有一枯井,名曰建文井。至溪南有一“昌三公祠”,堂上神龛,供奉建文帝牌位,祠内悬一联“枯井含章龙隐迹,合家赛社凤来仪。”此联是建文帝隐匿枯井得脱,而远遁的真实写照。郑秋义说,祖上传说,在正月闹龙灯时,隐藏于此的建文帝为解烦恼出来观灯,郑氏龙灯头首见帝观灯,出于礼仪,纷纷下跪,龙灯头也随之一颠,邻里陈忠获悉建文帝隐匿在此,立即告发朝庭,郑氏合族受逮,幸建文帝隐匿枯井,才能幸免于难。从此郑氏的龙灯与众不同,在行路时一步一颠,俗称跷脚灯头。实耐行礼灯头。至今尚在延续。在昌三公祠大门的门板刻有建文帝,从金川门出奔,到陈忠告发幸免,郑洽随帝远遁的图案。关于郑洽追随建文皇帝的“忠义”之举,在义门郑氏醉墨轩刊于清道光丙午年(1846年)十月的《希忠录》与清代浙江义乌陈丙荣所著《明翰林待诏郑忠智公传》皆有记载。qqb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为避不测,在郑氏宗谱洽名不书。郑氏原以八世义字二十六兄弟分号,凡在宗祠祭祖时敲钟二十六下,再行祭礼,后因第二十六少弟隐其名,得敲二十五下,然郑氏裔孙于心不甘,故在敲二十五下后.复敲半下,以示郑洽随帝出奔之意,至今尚在延续。qqb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qqb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郑岐暗藏郑洽踪迹qqb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qqb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在距离浙江浦江郑宅500多公里的福建宁德郑岐村,郑氏祠堂供奉着始祖郑岐,老村还保留着5幢明代徽派建筑,在一些老宅的木柱上还镌刻着“无益人言休着口,不干己事莫当头”等对联。几乎每根柱子上都刻着类似于浦江郑义门《郑氏规范》的家规家训,据说《郑氏规范》是宋濂参与修订的,这是古代一部罕见的家庭法典。qqb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村里有一个很奇怪的行酒令,叫“九世同居”,这也和其他村子的风俗不一样,而且在福建没有一个家族曾“九世同居”,只有浦江郑宅吻合。但到郑洽这一辈郑宅也才同居八世,村民郑德分析郑洽的儿子曾到郑宅认祖归宗,又回到郑岐村把“郑义门”文化发扬光大。他说:“解放前村里还有一个风俗,族人生了男孩会在来年春节时摆酒席,酒席上要由老人传诵四句吉利话‘新正火炮入华堂,子孝孙贤庆新春,九世同居郑忠义,子孙九代家不分’。”qqb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郑岐村有两口清澈见底的明代古井,小的叫郑家井,大的叫郑宅井。无独有偶,在隔壁村濂坑村现存一口明代的古井,俗称“安郑井”。人们推测,郑洽举家到此处时更名郑岐。古人云“行不改名,坐不改姓”,郑洽巧妙地把“水之合”的“洽”字更名为“山之分”的“岐”。加之郑家古宅还有类似“中议第”(忠义第)、“豹蔚南山”(保卫南山)等谐音堂名,似乎冥冥之中在昭示他的后人来此寻根。人们推断,郑洽就是郑岐村的郑姓始祖。qqb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2009年2月3日,素有“江南第一家”之称的浙江郑义门宗亲会会长郑隆喜一行赶到蕉城漳湾镇郑岐村进行考察。在考察中,他们发现当地的古民居、郑宅井等风格、布局与郑义门确实很相近。种种暗合,他们初步推定郑岐村的郑姓始祖就是他们的先祖郑洽。qqb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qqb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郑洽谜踪尘埃落定qqb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qqb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2009年11月1日,蕉城区委常委、统战部长杨良辉带领宁德市建文帝研究小组、漳湾镇有关人员及郑岐村郑姓村民一行13人,组成考察团再次奔赴浙江浦江郑义门,考证建文帝从亡大臣郑洽更名隐居宁德郑岐村史事。qqb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考察当天,建文帝研究小组组长王道亨在翻阅《孝义传家·浦江郑氏家族研究》中发现了这样一段文字:“据《浦江县志》载,事隔靖难之役二百年后,在崇祯年间,云南有郑某者秉铎闽之镇海卫,致书浦江郑氏,云其祖泰五府君,随驾滇粤流寓,后子孙颇繁盛”。很显然这句话的大体意思是:崇祯年间,郑义门收到一封寄自云南的一个姓郑的人写来的信,随信还附了一份“闽之镇海卫”的郑铎出具的文书,证明自己先祖跟随皇帝出亡,流落云南、广东,子孙后代繁盛。这其中的“郑铎” 王道亨觉得十分眼熟,拿来郑岐村的《郑氏宗谱》—查,果然在世系表中发现了郑铎其人,这让他兴奋不已。qqb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次日,在郑宅镇政府的大会议室中,众人在浦江郑氏明崇祯年间修的《郑氏宗谱·卷十》中,找到了上述那段文字的出处,它比清修《浦江县志》记载的更加明确。该段文字系义门第十五世孙郑崇宏所记述,文曰:“崇祯年间,云南有郑某,秉铎闽之镇海卫寄书请谱。云其祖泰五府君随驾滇粤流寓。蒙自子孙因家族颇繁盛,方之。”这是—段原汁原味的文字,意思十分明确,即“崇祯年间,云南蒙自有一个姓郑的人,拿着一封福建的镇海卫郑铎帮他写的证明文书,说他是郑义门的后代,是当年追随建文帝出亡云南、广东的义门八世祖郑洽的后代。现在家族繁衍壮大,要求认祖归宗,续上家谱”。显然,《浦江县志》记载部分有误。应以明修《郑氏宗谱》为准。那么,郑又门的人是否承认了蒙自郑氏呢?答案是肯定的。这在郑义门清编的{麟溪集》中的第十六世孙郑尚潘记述德《致身录节略》中得了证明.该文最后一句“明系讳其洽也。则蒙自之郑。为洽祖之嫡裔。无疑矣”。既然经“郑铎”证明的“蒙自之郑”都被确认为是郑洽的后代了,那么这个“郑铎”是郑洽之后应该更是确切无疑了。qqb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那“闽之镇海卫”是什么意思呢?据史料记载,镇海卫系明洪武二十年(1381年)朱元璋下令正式设立,由江夏侯周德兴任主官.其总镇设漳州府之镇海故称镇海卫。下辖福州府之福宁卫(其时福宁州已裁撤,降为福宁县,与原辖福安、宁德一起并入福建行中书省福州府),福州府福清县之镇东卫,兴化府之平海卫,泉州府之泳宁卫。由上可见,闽东的福宁卫在镇海卫辖区内。郑洽后人为安全起见,把隐居地范围说大一点也在情理之中。  qqb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那么,这个镇海卫(福宁卫)的郑铎是不是郑岐村人呢?本人翻开郑岐村《郑氏宗谱》,郑铎的姓名赫然出现在世系表中。众人顿时欢欣鼓舞。奇巧的是,此时大楼外竟然响起鞭炮声。与此同时,人们还在郑岐村的另外一本支谱中找到了郑义门七世祖郑铉的姓名。面对着这一成功的家谱对接,与这些文字的证据,郑义门宗亲会暨文史研究会副会长郑定汉,秘书长郑秋义和另外几位副会长当场表态,同意福建宁德郑岐村郑氏认祖归宗,正式确认郑岐郑氏为义门八世祖郑洽后裔。并定明年农历二月初八的祭祖时举行认祖归宗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