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郑氏宗祠

郑氏宗祠

潮州城郑厝巷

时间:2013-06-13  来源:来自网络  作者:郑氏网

 qX4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郑氏宗祠现已被改建为停车场qX4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郑厝巷翁公行辕现状qX4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qX4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郑厝巷位于太平路西畔,在庵巷的北面,全长274米、宽4.5米。“文革”期间,该巷曾改名为“图强巷”,直到1980年才恢复旧称。这条巷道之所以叫“郑厝巷”,是因为明朝时期曾任两浙都运使的郑崇曾在巷内造宅居住,并于巷头兴建“郑氏宗祠”。当时,郑氏家族在城内名望甚高,因此巷道才以其家族命名。至今,这一带的街坊仍流传着一句话:“巷头祠堂,巷尾郑厝。”可见当时郑氏家族在巷中甚为鼎盛。除了郑崇外,该巷还出现过另一位潮州名贤,他就是明朝的兵部尚书翁万达。今天的郑厝巷12号就是明代的“翁公行辕”,即是翁万达在潮州的官署。
  郑氏宗祠:几经变迁,原址今成停车场
  从环城南路进入牌坊街,不久就可以见到一座石牌坊叫“十相留声”坊,郑厝巷就刚好在“十相留声”坊的左侧。我们一行走进巷内,刚刚还是车水马龙的景象立即不见了,一种难得的宁静弥漫在斑驳的巷道中。
  在进入郑厝巷之前,我们查阅过有关资料得知,巷头曾经建有一座明代的祠堂——郑氏宗祠(也称郑厝祠),是“两浙都运使”郑崇隐归故里后兴建的用于祀奉先祖的家庙。于是我们此行的第一站便是要寻访这座显赫一时的古建筑,看看她在历经数百年沧桑之后又是怎样的一种风韵。
  进入郑厝巷后,巷头2号的一座建筑物大门敞开着,一位头发略显花白的老人坐在门口,一边泡着工夫茶,一边听着潮剧。在他的身后,摆放着一排排整齐的摩托车。
  “阿伯您好,请问您知道郑氏宗祠在哪吗?”听见有人问路,阿伯抬头看了看我们说:“这里以前就是郑氏宗祠,你们找谁啊?”
  一听阿伯说这里便是郑氏宗祠,我们一行人顿时来了精神,便仔细打量起眼前的这座建筑。但无论怎样看,眼前的这座建筑一点都不像一座祠堂,既没有门楼肚,也没有石柱石鼓,更没有画着门神的黑漆厚门。看到我们迟疑的表情,阿伯笑了笑说:“郑氏宗祠早在1966年的一场大火中被烧成灰烬,现在这里是一处停车场。”
  记者在里面走了一圈,发现这座建筑物内部格局十分简单,其屋顶是由一个个弓形的水泥架支撑着,上面铺着一层层灰瓦,木质的横梁十分细小,丝毫没有明清祠堂的气派堂皇,连地板也是水泥铺成的,根本没有一点点古色古香的气息,与想像中的大家族祠堂相去甚远。
  郑氏宗祠为什么会着火?眼前这座建筑又有什么样的来历?这位阿伯又是谁呢?在与老人的交谈中,我们才得知,阿伯姓陈,是潮安县东凤人,今年已经67岁了,从年轻时就居住在老城区,他是当年那场大火的见证者之一,目前是这座停车场的承包者。
  据陈伯回忆,郑氏宗祠在这条巷中一直是一座很有名气的建筑。解放后,郑氏宗祠被收归国有,后来被当成临时的织席车间。“1966年,(郑氏宗祠)对面的竹器厂发生大火,火势十分凶猛,很快便蔓延到一巷之隔的郑氏宗祠。由于当时祠堂内多为杉木构架,此地又无水源可以灭火,大火烧了几个小时,整座祠堂几乎成为一片废墟瓦砾。”陈伯说,后来政府在原址进行重修并建起了潮州市塑料三厂,塑料三厂是一家国营企业,停产后,这片地方一直空闲着,陈伯便将它承包下来,当做一个临时停车场。
  郑氏宗祠已经不复存在,那么郑崇的后代是否还居住在巷中呢?在南门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在巷尾找到了郑崇的后代子孙——今年73岁的郑培深老人。老人拿出一本族谱,向我们介绍起郑氏家族在潮州的家世与荣耀。他说,郑氏家族的先祖是潮安县东凤镇鲲江乡人,在潮州府城居住长达数百年,有着一脉相承的“辈序诗”,后人无论走到哪里,只要一念出他的辈序,同宗的人就会知道他是哪一辈。郑培深还说,现在牌坊街上有两处牌坊彰显着郑氏家族的荣耀,一处是“两浙都运”坊,是纪念郑崇的;另一处便是“金榜联芳”坊,是纪念郑安和郑寯的。自明朝以来,潮州府城的郑氏家族也可谓人才辈出,有一些人走上仕途,也有一部分人下海经商,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大多数人都搬到外面居住。如今的郑厝巷,也只有少数郑氏后代居住在里面。至于其它有关郑氏家族的事迹,因为年代久远,郑培深老人也记不清了。
人物·郑崇
  郑崇(1389-1453),字秉义,号古城,明代海阳县(今广东省潮安县东凤镇鲲江乡)人。永乐十七年(1419)府学岁贡生。洪熙元年(1425)典试,名列第一,铨选大理寺司务,转右评事。时宁王朱权在江西南昌倚仗为国戚,横征暴殓,民怨沸腾。他奉钦差勘理,日夜兼程,微服私访,不避权贵,上疏奏明真相,当地百姓深为感激。宣德五年(1430)擢太仆寺丞。阅三载,特升两浙都运使盐运同知(从四品)。后辞职归里,寓居潮州城郑厝巷,造宗祠,置祀田,修家谱,成为潮州历代名贤之一。qX4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