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古代名人

古代名人

郑虔

时间:2011-05-09  来源:来自网络  作者:郑氏网
5x0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历史评价

唐代封演:郑虔亦工山水,名亚于维(王维)。(《封氏闻见记·卷五·图画》)5x0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唐代韦续:真行书二十二人……郑虔如风送云收,霞催月上。(《墨薮·书品优劣第三》)5x0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唐代朱景玄:郑虔号广文,能画鱼水、山石,时称奇妙,人所降叹。(《唐朝名画录·能品上六人》)5x0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北宋欧阳修等:虔学长于地理,山川险易、方隅物产、兵戍众寡无不详。尝为《天宝军防录》,言典事该。诸儒服其善著书,时号"郑广文"。在官贫约甚,澹如也。杜甫尝赠以诗曰"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云。(《新唐书·卷二百二·列传第一百二十七》)5x0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宋代陈公辅:维公才过屈宋,道出羲皇。德尊唐代,化被台邦。时台俗陋,公不鄙夷,教以正学,启以民彝。人始知学,去陋归儒,家家礼乐,人人诗书。呜呼!公生也既有功于台,殁也诚宜食报于台。(《祝文》)5x0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元代夏文彦:郑虔,郑州荥阳人,善画山水,山饶墨,树枝老硬。(《图绘宝鉴·卷二》)5x0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明代方孝孺:广文博士虔字若齐者,不特擅长"三绝"见重于玄宗,而被谪以后,……为吾台斯文之祖,化狉獉而淑诗书,非特光启后昆,凡属台人莫不深感其赐。(《郑虔研究》)5x0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清代刘璈:台阻山水为郡,汉唐以前,礼教不通上国,盖夷俗也。自公以广文谪此邦,官司户,毅然以兴文教、易风俗为己任。遂选其俊秀者,教以先王之道、伦常之义。由是家敦礼让,户尽诗书,理学名臣,代不乏人。故至今颂公之德勿衰。(《广文公墓碑记》)5x0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清代李煦(荥阳县知县)等:虔善图山水,好书,人称草书如疾风送云,收霞推月。(《〔乾隆〕荥阳县志·卷九·人物志·文苑》)5x0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近代喻长霖:吾台设郡以来,官吏纷若茧丝,而郑虔独以司户著称,今郡城东有户曹巷,犹有庙在。是则贤吏虽多,而以官命地与台山同不朽者,独郑司户一人,信乎!官不在大,足以愧后世之高车驷马而碌碌无闻者矣。(《〔民国〕台州府志·弁言》)5x0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近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这位郑虔,倒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老"博士"。他能诗,能画,会写字,会弹琴;而又是星历家、医药学家,兵法家。他最有趣的是饭吃不饱偏好喝酒,没有钱便向朋友讨钱去喝。(《李白与杜甫》)5x0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5x0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轶事典故5x0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郑虔三绝

采叶练字5x0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据《新唐书》记载,郑虔家境贫寒,买不起练习书法用的纸张。他在长安居住时,得知城南慈恩寺(大雁塔坐落于寺内)中贮存了好几屋柿叶时,便搬到寺内居住,每天取柿叶当纸刻苦学书,如醉如痴,日复一日,从不间断,竟然把几间屋的柿叶都写完了。郑虔后来终获大成,草书达到了"如疾风送云,收霞推月"的境界。5x0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御题三绝5x0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郑虔擅长写诗和作画,曾画了一幅画并把自己作的诗写在上面,献给唐玄宗。唐玄宗一看,拍案叫绝,挥笔题写了"郑虔三绝"四个字,并从此开始非常欣赏郑虔,还曾专门为郑虔设置一所供官宦子弟读书的"广文馆",任命郑虔为广文馆博士,传授学问,所以郑虔被时人称为"郑广文"。5x0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事以前定

据《前定录》记载,开元二十五年(737年),郑虔为广文博士,有个叫郑相如的,五十多岁了,从陇南来应明经科考,以侄子的身份拜谒郑虔,郑虔待他也没有特殊的礼节。另一天,郑相如再拜谒,郑虔待他的礼节也与前次相同。郑相如因此对郑虔说:"叔父知道我能考中吗?夫子说:'将来有继承周朝的,就是一百世以后的情况,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我虽然如今是平民百姓,若是孔门还在,我不敢和颜子比,但是不比言偃、子夏这些人差。"郑虔很惊异,就询问他会有什么应验。他回答得很痛快。郑虔于是闭门谢客,整天和他谈话,聊得很投机,郑虔趁机对郑相如说:"若像你说的那样,你为什么不早点科考而求进取,到这么晚了才参加科考?"郑相如说:"我来年才该成名,之所以不早来,是因为时间没到。"郑虔说:"你会当什么官呢?"郑相如说:"后七年,将被选授衢州信安县尉,任期满时便会与世长辞。"郑虔说:"我今后的事,可以说给我听听吗?"郑相如说:"五年后,国家将改年号。再过十五年,在幽蓟一带将起叛乱,叔父您这时名誉会遭到玷污,如果叔父能对国家忠心赤诚,还可以仅是迁谪,不然,就不是我能预料的了。"5x0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第二年(738年)春天,郑相如果然考得功名。开元二十九年(742年),唐玄宗改年号为天宝。三年后(745年),郑相如改任衢州信安县尉,即将赴任时,郑相如来与郑虔诀别,然后就流着泪离开了。三年后(748年),有个考察使来,郑虔问郑相如还在不在时,那人说:"郑相如上任几个月后得急病而在佛寺中病逝。"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在东都叛乱,派伪署官西京留守张通儒到长安,驱逐唐朝的官员到东都洛阳。郑虔到了东都,作了伪署水部郎中,他想到郑相如的话,假装疯颠,请求摄市令来自贬身价,同时暗中将奏疏送到灵武给唐肃宗。唐肃宗在灵武即位当年,东都的叛乱平息,于是唐肃宗命令三司按法律判定叛乱者的罪。郑虔因为身在敌营而不与叛贼同流合污,所以被贬职为温州司户,后于任上逝世。5x0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注:这个故事出自虚构小说《前定录》,因而所记载郑虔陷伪时的官职为"水部郎中"和叛乱平息后贬职为"温州司户"二者与《郑虔墓志》所载不同,后者又与《新唐书》等不同。 )5x0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郑杜莫逆

杜甫是巩县(今河南巩义)人,郑虔是荥阳人,二人本是近在咫尺的老乡, 又在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莫逆之友。〔据《郑虔墓志》推算,郑虔生于天授二年(691年);据《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下·列传第一百四十》推算,杜甫生于先天元年(712年),由此则郑虔比杜甫年长21岁。〕从杜甫不吝笔墨地记述其与郑虔的交谊的角度(杜甫一生存诗1400余首,其中有20多首是述及或者追忆郑虔的诗作,如《戏简郑广文虔兼呈苏司业源明》、《醉时歌》、《郑驸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题郑十八著作虔》、《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等)来看,二人应皆深于情而诚于情,形若胶膝。5x0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对于杜甫和郑虔结识的时间,闻一多《少陵先生年谱会笺》根据杜甫存诗中没有天宝九载(750年)以前二人过从酬答的痕迹而认为二人定交至早在天宝九载(750年),陈贻焮以杜甫前期篇章遗失不少进行反驳,由此推出一个粗略的结论:杜甫在天宝初年以前就结识了郑虔。5x0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从《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和《醉时歌》等杜甫前期的诗作来看,二人在天宝九载(750年)曾一同游览何将军山林,在杜甫由洛阳移居长安后二人常常樽前放歌,聊解愤懑,以至于二人不分老幼尊卑而以你我相称,从中也可以看出杜甫和郑虔相知相怜之情以及二人情谊的深厚。5x0郑氏网-地方郑氏网|郑氏家谱|郑氏家谱网|郑氏族谱|郑氏族谱网|郑家谱源流|郑姓文物古迹|郑姓人物|郑氏论坛|郑姓起名网

唐肃宗收复长安后,郑虔因在安史之乱中险贼为官而被远贬台州。对此,杜甫认为朝廷对郑虔的处置不当,在与郑虔于郑驸马池台偶遇时,杜甫便在《郑驸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一诗中将郑虔比喻为仗节而归的苏武,还曾创作过几首诗为郑虔申辩。后在至德二年(757年)郑虔往赴台州贬所时,杜甫因未及饯行而作《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以伤其远行并为其打抱不平。 郑虔外贬后,杜甫不断地在诗中表达对郑虔的思念,在乾元元年(758年)先后创作了《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和《题郑十八著作虔》二诗。诗中有关郑虔郑虔在贬所的生活都是杜甫的想象之辞,并无确切的讯息依据。乾元二年(759年)九、十月间,杜甫在西行秦州期间才得到郑虔的音讯,作《所思》。诗中传达的郑虔在台州的情况十分有限,很可能也只是友人间辗转传递的消息。据《郑虔墓志》,杜甫得到消息之日,大约正是郑虔逝世之时。大约次年或上元、宝应年间,杜甫得到郑虔逝世的消息后,作《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

上一篇: 郑侨
下一篇: 郑侨